《中秋節祭祖》 配合慶祝團圓及思念親人的中秋節,靈市『修成林佛教寺院』於農曆八月十五舉辦「中秋節祭祖」,由法師誦經迴向,祈願祖先花開見佛。祭祖是孝道的體現,也是提倡百善的根本。除了傳承孝子賢孫逢年過節祭祖的美德,也是爲了教育子孫孝順父母、經常緬懷祖先的恩德。佛教倡導孝道,也重視懷恩報德,不僅報父母生養的恩德,更要報三寶、師長長養慧命的恩德,一切眾生成就的恩德。懷抱追思和感恩之情,信眾和大眾通過虔誠誦經並將所修功德善事為祖先做迴向,愿他們離苦得樂。中秋節與佛教其實也有著密切淵源,農曆八月十五恰逢一年中月亮最圓的一天,代表著佛菩薩圓滿的智慧,也是佛教月光菩薩的聖誕日。《藥師經》曰:「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無量無數菩薩之上首」。在東方净琉璃世界即藥師佛之國,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分別是藥師佛之左、右脅侍,輔助藥師佛佑護眾生,助眾生免受貪、嗔、癡三毒煩惱,成就善法。佛經裏有多處以滿月妙喻圓滿清净的經文,比如佛陀在《佛説月喻經》中借住月亮的殊勝來講法,而《華嚴經》中也有一首偈語: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盡,菩提月現前。這形容菩薩就像天上之月,常遊於虛空之中,眾生的心海若清淨無塵垢,菩提月光就會映現在我們心上。人的自性本自圓滿,本具無量智慧德能,本來光明如月,但因妄想執著障礙而導致自性的光明不能顯現。我們的心原本一直都有著覺悟的光明,只是被煩惱的雲層遮蔽了佛性圓滿自足、清净無染的本性。中秋的月亮,恍若煩惱障礙的烏雲散盡,智慧的光明遍照。煩惱漸斷、智慧漸增,自知自覺逐步提高到最圓滿的境界,這個過程就好像從初一到十五逐漸圓滿的月亮。「月光遍照」映現清澈明亮,攝納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處事待人接物之時,像怡人的月光那樣無私、清净平等,就能每天生活在清涼智慧之中,時時刻刻都能將智慧之行落實在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