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智的邂逅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悲”與“智”展現在這世間上,他把這法流傳至今,佛弟子們也都依此法跡繼續行走下去。我們都知道,每位佛菩薩都有發愿渡眾的愿力,但愿力的不可思議及威力,是需要靠自己及眾人來一起推動和成就的。」
台灣聖印長老乃長恆法師的導師。長老非常賞識長恆法師的愿力,因此當聖印長老和長恆法師到吉隆坡一帶弘法時,長老看到蒲種一帶天空出現祥瑞慈光,長老表示這塊地乃是聖地,若在此發展佛教,將來必是法的恆流。
長老的提示深深烙印在長恆法師的心田中,法師心中默默發的愿等待因緣成熟。在一次與信徒的談話中,剛好因緣的巧妙,這信徒原來是蒲種這塊地的發展商。在長恆法師悲愿請求下感動了發展商,因此就將蒲種此地段捐給了修成林。
雖然地段有了,但籌建建築畢竟是需要一筆龐大的經費,這籌建的工程也就停頓了十年。又過了5年後,長恆法師組團到印度朝聖,其中一個朝聖點乃是佛陀向五百弟子說法的地方,當時五百位弟子也是在此地成就阿羅漢。每位羅漢的修行非常堅定,他們護教的精神更是值得大家學習,因此長恆法師再次發愿,希望馬來西亞也有五百羅漢像可讓更多人做為學習的對象及精進的目標。
從那時開始,師父的悲愿逐漸成熟,讓信徒領養供奉五百羅漢的計畫,開始如火如荼的進行。
五百羅漢像開始籌制後,樂捐地段的發展商同時也找到更多善心人士合力出錢與興建這座展覽中心,甚至連當時另一邊籌建「修成林(蒲種)洗腎與中風康復中心」所遇到的阻礙也一一消除了。就在眾人愿力的推動下,兩間位於蒲種的建築物都從艱難中露出希望的曙光。
修成林展覽中心的成立,目的是為大眾提供更好的修行空間,讓眾人有更多機會接觸佛法教育,增長智慧,從佛法中學習自度度人,為更多苦難眾生付出更多的悲力。
佛教的因緣和合,是科學無法研究,數學無法計算,哲學無法解釋得到的。洗腎與中風康復中心的緣起是出自於法師的“悲”,展覽中心的緣起是出自於“智”。佛陀曾說過,若只有悲無智也難以救渡眾生,只有悲智雙運的互相推動,這法輪才能行走得更長遠更圓滿。
從以上的兩大因緣來,展覽中心則象徵智的修持,而洗腎與中風醫療中心代表悲的行動。當洗腎與中風醫療中心開始進行時,展覽中心也隨著長恆法師的愿力而成就。修和行的道場於2003年同時在蒲種啓動了。